
在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人想看病,但子女工作日不方便陪同,或无人陪伴,怎么办?近段时间,上海部分社区率先探索开展陪诊服务,帮助独居、失能等老人看病就医,探索居家养老新思路。
如今在石家庄,4500位老人像安芝来一样,拥有了家庭养老床位。家庭养老床位,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为特殊人群提供“类机构”照护服务。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在民政部门的推动下,本市各个区都大力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安装智能设备,并设立呼叫救助中心,接线员日夜守候,倾心帮助有困难的居家老人。
据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制定20条政策措施。其中,《扩大服务消费》部分提到:
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在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线距离仅150米处、提供75项精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赋能社区养老……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进行养老服务探索。
记者从彭浦新村街道了解到,彭浦新村街道现有60岁以上户籍老人5.62万,老龄化程度46.3%,其中,无子女老人逾千人。此次推出的居家养老菜单式服务包括了提供家居清洁整理、擦窗、空调油烟机清洗、
据了解,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主要用于支持地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从而推动形成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提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作为关注养老领域的领军专家,陆杰华呼吁从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的角度推动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激发市场活力。而当谈到99%老人在家养老的变化,陆杰华则表示,要关注养老格局的动态变化,尤其是要考虑到不同代际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
养老床位送到家、养老服务送上门,湖州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圈”即将幸福升级。记者8月3日从湖州市民政局获悉,从8月起,随着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的启动,专业机构“里边”和社区“周边”的照护服务将延伸至老年人的“身边”“床边”,为湖州老年人提供优质多元的养老服务。
为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近段时间,北京正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涵盖养老助餐服务供给、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建设等内容。目前,北京市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如何?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