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127-6788
  • shayyl@qq.com

参与创建厦门植物园,这位90岁老人依然在“上班”

参与创建厦门植物园,这位90岁老人依然在“上班”

  • 08/10
  • 厦门日报

内容提要:他呼吁创建了福建省第一座植物园——厦门植物园他主持编写了厦门第一本植物名录——《厦门植物园植物名录》他退而不休近30年,仍在以顾问的身份为园区提升建言献策 松山园荷塘中的五只“仙鹤”,是陈榕生在20世纪60年代带着雕塑者们反复琢磨探讨,最终制作完成。

他呼吁创建了福建省第一座植物园——厦门植物园

他主持编写了厦门第一本植物名录——《厦门植物园植物名录》

他退而不休近30年,仍在以顾问的身份为园区提升建言献策

松山园荷塘中的五只“仙鹤”,是陈榕生在20世纪60年代带着雕塑者们反复琢磨探讨,最终制作完成。

陈榕生在建园初种下的榕树。

▲陈榕生和他年轻时亲手栽下的大眼竹。(资料图)

盛夏时节,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以下简称“厦门植物园”)内满目葱茏。沿着万石湖西北方向行走,在一栋被绿竹掩映的老建筑内,记者见到了90岁的陈榕生。坐在藤椅上的他,正聚精会神地查阅植物书籍,尽管年事已高,但一谈起植物园的植物时,他依然兴致勃勃、如数家珍。

办公室外有陈榕生在建园初种下的榕树,如今植树人已白头,但榕树绿叶正葱茏。

近30年“退而不休”,九十岁仍不“服老”,陈榕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六十年精心耕耘,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是厦门植物园建园62周年和争创国家5A级景区的关键年,也是陈榕生从事园林工作第65年,不久前,厦门植物园专门举办了植物园建设回顾暨陈榕生先生从事园林工作65年学术研讨会。如今,陈榕生依然每周固定三天坚持到植物园“打卡上班”,为厦门的园林绿化事业发挥余热。他和厦门植物园超越一甲子的情缘,仍在不断续写。

建园

他四处奔波

从广州淘回两百多种植物

1958年,一纸调令,将陈榕生从东北地区转调厦门园林部门,从此,便开始了他长达六十余年的园林工作。

1960年,为了引进植物、绿化城市,厦门植物园挂牌成立,当时叫“厦门树木园”,陈榕生奉命参与筹建。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这是陈榕生对当年建设条件最直白的描述。在环境方面,万石山当时还是荒山僻壤,除了野生的杂灌木,还有数以千计的无主坟墓,而且山上的土壤基本是石头风化的碎末,土层薄且贫瘠,根本不适合栽培树木……

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陈榕生一方面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一方面亲自动手修路、整地、引种、培育各种植物。为了改良土壤,他连续数年带领工人每天挑一担粪尿上班、发酵后施肥。

物种匮乏,“就地取材”显然无法满足植物园物种多样性的需求,而当时的厦门,还是一个海防前线的小城,绿化树种屈指可数。

陈榕生把目光瞄准外地。广州和厦门气候接近,当时的植物种类也比厦门多,他怀揣证明,只身一个人到广州寻找植物。

“广州中山大学的植物园就像是一座宝库,里面植物种类繁多。初来乍到的我无人可问,只在园里遇到了一位扫地老人。”经过攀谈,陈榕生发现老人对园里的植物如数家珍,但却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经过打听才知道,他是位知名的植物学家,当时被扣上“右派”的帽子,正在劳动改造。

一心想要引种植物的陈榕生不断地和老人沟通,用诚意打动了他。在老人的帮助下,陈榕生从广州“淘”回200多种植物,主要是竹类和棕榈植物,奠定了今天厦门植物园竹类植物区的基础。

陈榕生把植物视作宝贝,一有机会就“淘宝”。20世纪60年代初期,种在厦港附近的厦门第一批三角梅被人连根挖起,就地焚烧,陈榕生听闻后,迅速组织工人将烧焦的十几株三角梅抢救回来,种在植物园。有一年,他出差途经上海,买了一斤伊拉克蜜枣尝鲜,还把枣核带回厦门栽培。如今,植物园棕榈植物区高大粗壮的伊拉克蜜枣树,便是当年引种驯化的成果。

半个多世纪里,在以陈榕生为代表的几代园林人的不懈努力下,植物园不仅持续打造优美的园区美景,还成为厦门园林绿化的物种培育基地。目前,厦门植物园已引种、收集8600多种(含品种和种下分类单位)植物,并建成了15个各具特色的专类园区。

爱园

他不肯服老

退休后常常客串导游

“近些年园里新增植物很多,要是腿脚还方便,我真想和你们钻进林子里头看去。”经过近30年的“退而不休”,耄耋之年的陈榕生还不肯“服老”。

从健步如飞到拄杖而行,行动虽不及以往矫健,但这位90岁的老人依然坚持每周抽空把自己的头发梳理得精致,以顾问的身份“打卡”植物园,为园区提升建言献策,同时,积极传播绿化知识。“这棵云南樟是1984年邓小平同志种下的,为了让这棵大叶樟更好地适应本地气候,我们课题组用上了不少硬招……”在四五年前,这位老人还经常客串“导游”,在植物园内为游客作讲解。

“现在上门和陈老师探讨园林绿化问题的人依然不在少数,他也几乎来者不拒。”在植物园研究员廖启炓的眼中,陈榕生是“闲不住”的,究其原因,正是那份对植物独有的“痴迷”。

“学园艺的,每到一处地方,自然会想去了解当地有哪些植物。”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陈榕生就养成了探索植物的习惯,他一边奔波于厦门各地,一边认真执笔记录,对厦门植物分布了然于心,因此有了“厦门植物活地图”的称号。

1990年,陈榕生主持编写了《厦门植物园植物名录》,这是厦门有史以来的第一本植物名录。

“植物也是我们的家底,有了名录以后,家底有多少就很清楚。”陈榕生说。退休以后,陈榕生还经常参与植物名录的编写修订工作,如今,这册植物名录收录园内植物数量已多达8617种(含品种)。

在植物园事业上建功卓著,陈榕生被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福建省风景园学会分别授予“终身成就奖”。“我的终身成就,就是这个园。”陈榕生说道。

续缘

他情系园林

捐出藏书2627册

今年是厦门植物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关键之年,目前,各项提升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

两年前,已经建园一甲子的厦门植物园,启动了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工作,新建南门,提升改造多肉植物区、百花厅等专类园,持续引进特色植物品种……一系列项目拉开序幕。而彼时,88岁的陈榕生也没闲着,他在植物园“上班”期间,关注着创5A工作的每个动向,不时为创建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历史资料。

“陈老师爱书、惜书,收藏了大量关于园林绿化方面的书籍,有不懂的地方,就主动查阅书籍寻找答案,他的钻研精神也感染了我们。”厦门植物园主任张万旗说。

打开陈榕生的藏书,除了页面泛黄,书脊、书角、书页装帧保存完好,即使有部分破损、也被胶带修补得完整。

可这样一位嗜书如命的老人,在2020年将自己珍藏的2627册图书尽数赠给植物园,支持植物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希望未来它们仍然能为植物园乃至厦门园林绿化发挥作用。”陈榕生说。

这批书籍涉及植物分类、造园、园林艺术等,如《花园设计》《中国造园史》《台湾景观植物大图鉴》《引种棕榈图谱》《中国珍稀植物》等。藏书里不乏绝版书,比如十厘米厚的《TROPICA》(意为 “热带 ”)

“这批书籍非常珍贵,对植物园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张万旗表示,我们不仅要用好这批书,更要传承发扬陈老爱园如家的精神、忘我奉献的精神,把厦门植物园建得更美,助力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人物名片】

陈榕生,福建福州人。1953年毕业于福州协和园艺系,在农业部东北区国营农场管理局工作,1958年调入厦门,1960年主持创建全省第一座植物园——厦门植物园,并一直在此工作,1984年5月-1993年5月担任厦门植物园主任;退休后任厦门植物园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资深会员。

为表彰陈榕生从事植物科研科普、园林景观营造及建设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2013年8月,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授予其“中国植物园终身成就奖”;2018年12月,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授予其“第一届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

(文/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 谢嘉迪 实习生 陈鹭晴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



老人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果您想找寻适合自己的养老院?想了解更多养老院的信息?请联系我们